《稅稅不睡 》專注于稅務籌劃,助力企業發展!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要想提高效益和競爭力,不僅要做好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還要注重稅收成本的控制和優化。稅收籌劃又稱合理節稅,即在法律法規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取得節稅的經濟利益。合理節稅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納稅負擔,還可以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和現金流量。但是,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必須遵循合理合法、事前籌劃、業務真實等原則,防止觸犯國家法律法規和納稅人權益。

那么,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呢?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介紹一些基本方法:

一. 企業做好內部管理,把控好各項費用支出,盡可能索取發票,用來抵扣利潤,從而達到節省稅收的效果;

二. 選擇入駐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

1. 到園區新注冊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政策獎勵;

2. 企業也可新注冊個獨個體,申請核定征收,個稅低至0.5%到1%,無需再繳納企業所得稅。

下面我們分別對這兩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 企業做好內部管理,在計算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成本、費用、損失、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公益性捐款、存貨成本等可以扣除 。其中,費用支出包括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各項經營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

因此,企業在進行日常經營活動時,要做好內部管理,合理安排和控制各項費用支出,并盡可能索取發票或其他有效憑證作為扣除依據。這樣可以增加可抵扣利潤的費用金額,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和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例如:某公司在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00萬元,并發生了以下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費用:

原材料采購:300萬元(已索取發票)

工資福利:200萬元(已繳納個人所得稅)

水電煤氣:50萬元(已索取發票)

廣告宣傳:100萬元(已索取發票)

交通差旅:80萬元(已索取發票)

其他雜項:20萬元(未索取發票)

那么該公司在2020年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以下公式進行:

應納稅所得額 = 營業收入 – 允許扣除項目

= 1000 – (300 + 200 + 50 + 100 + 80)

= 270萬元

如果該公司能夠為其他雜項也索取到有效憑證,則其可抵扣項目將增加20萬元,其應納稅所得額將降低到250萬元。

假設該公司適用25% 的企業所得稅率,則其節省了5萬元(20 x 25%) 的企業所得稅。

二. 企業合理利用稅法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享受稅收減免或者優惠稅率,從而達到節省稅收的效果

除了增加允許扣除的費用支出外,企業還可以合理利用稅法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享受稅收減免或者優惠稅率,從而達到節省稅收的效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享受減免所得額、減免所得稅、適用優惠所得稅率等 。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從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等,可以適用15% 的優惠所得稅率 。從事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農林牧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投資或者經營活動,并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可以享受全額或者部分減免所得稅 。從事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項目投資或者經營活動,并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可以享受加計扣除費用支出或者加速折舊固定資產等方式降低應納稅所得額 。對于向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和其他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進行公益性捐贈,并符合一定條件和比例限制的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扣除捐贈支出 。

因此,企業在進行日常經營活動時,要關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方向和目標的項目投資或者經營活動。同時,要及時申報并備案相關信息,并按照規定提供有效證明材料以便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想要更多財稅知識歡迎咨詢《稅稅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