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以“算網筑基 智引未來”為主題的2025我國算力大會在山西大同開幕。開幕式上,我國算力渠道正式完結山西、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10個省區市分渠道接入作業,完成“渠道、主體、資源、生態、場景”全面貫穿。
“十四五”期間,我國算力工業開展迅速,根底設施規劃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智能算力規劃達788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FP16半精度),干線400G端口數量增至14060個,青青草綜合在線視頻存力總規劃超越1680EB,累計搜集“華彩杯”算力使用立異項目超越2.3萬個。
在人工智能等技能加快演進下,為破解開展瓶頸和促進算力工業高質量開展,我國以“點、鏈、網、面”為主軸,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布置執行。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我國信息通訊研究院聯合工業各界自2017年起,穩步推動我國算力渠道的建造作業。
2025我國算力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柴婷 攝
作為國家級綜合性算力服務渠道,我國算力渠道集“供、需、服”于一體,可完成不同體系、渠道和東西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致力于為算力供需各方打造“中立、敞開、公正、可信青青草綜合在線視頻”的服務生態,進一步促進算力資源的高效裝備與價值開釋,讓算力服務真實完成普惠化、快捷化、易用化。
在工業各方的協同攻堅下,我國算力渠道成功完成渠道貫穿、主體貫穿、資源貫穿、生態貫穿、場景貫穿“五大貫穿”。
到7月底,我國算力渠道運營層注冊企業用戶超1000家,入駐算力服務商逾100家,上架優質算力產品110余項,接入干流根底大模型和垂類模型90余個,成功承載9000余張離散卡的供給會聚、購買和即時注冊服務,為1000余名開發者供給了多源多元的在線調用服務,累計沉積數十億條算力監測大數據。(記者柴婷)
【責任編輯: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