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8月23日,《寶島一村》巡演再次發(fā)動,其間,北京站巡演將迎來“眷村二代”王偉忠的特別出演,而9月也將有專屬版《寶島一村》表演。
8月13日,“寶島一村共享會”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雙版別《寶島一村》的“魂靈人物”——編劇、導演賴聲川、男主人“老趙”的兩位扮演者屈中恒和藝人文章,從眷村二代演到一代的那維勛,以及新生代藝人上劇團的司雯,與觀眾共享十七年來村里村外的點點滴滴。

17年講一個故事,在劇中活成父輩的容貌
《寶島一村》的誕生,離不開賴聲川與王偉忠。王偉忠是眷村長大的孩子,因憂慮眷村回憶隨拆遷散失,所以他找到了賴聲川,期望能夠做一個關于眷村的舞臺劇,把回憶中的兒時日子搬到戲曲舞臺上,讓更多的人了解眷村、了解那段回憶。王偉忠用一句“電視都是速食,只要話劇才是永久的。”打動了賴聲川。賴聲川把自己從王偉忠那兒傳聞的和親歷的25個家庭、上百個故事,濃縮成了三代居民、四個家庭的日子片段。2008年,《寶島一村》總算和觀眾碰頭了。
2010年,《寶島一村》敞開了大陸巡演,其時北京首演的劇場正是本次共享會地點的“北京世紀劇院”。十五年前,這個關于眷村的故事總算來到了海峽彼岸,來到了眷村人念念不忘的故土。
《寶島一村》最最初“建村”時,許多眷村子弟聞聲自動參加,屈中恒和那維勛便是其間的兩位。
情迷假期在線播放扮演“老趙”的屈中恒,將自己的父親作為調查、參照的目標。“我爸爸的許多性情其實和‘老趙’相同,熱心、樂意協(xié)助街坊,比方他掃地的時分,把自家宅院掃完,還要幫街坊門前也掃一掃。‘老趙’身上的許多東西我都會去調查我爸,跟他談天。”借著出演《寶島一村》的關鍵,屈中恒有時機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親。而現(xiàn)在,屈中恒自己也是四個女兒的父親,這一次更是帶著自己的女兒敞開《寶島一村》的巡演,一遍又一遍地看這個對她來說有些悠遠卻那么近的故事。

《寶島一村》劇照
而那維勛則是從眷村二代的“大牛”演到了一代的“李子康”,代際的改換也是一次生長。在劇中,他演繹的情節(jié)與父輩的閱歷類似。那維勛的父親七歲時與奶奶和叔伯們一同曲折來到臺灣,但奶奶在遷徙的半途就過世了,父親四兄弟也走散了。流離失所的日子,卻也有意想不到的偶然,四兄弟在因緣際會之下,慢慢地重逢了。但是自從父親七歲去到臺灣,直到2007年左右才回到老家。
那維勛說:“2016年我父親逝世,所以在此之后的每一場《寶島一村》,我都覺得是演給天上的爸爸看的。” 他會將舞臺上屈中恒最終的讀信片段,當作是父親在對自己說的話。十七年,那維勛和《寶島一村》一同生長,從“小那”變成“那叔”,收成了一眾被他稱為“小朋友”的劇迷。
2008-2025的十七年,有人脫離,也有情迷假期在線播放人一向都在,《寶島一村》見證了他們從青澀走向老練,見證了他們的生長。這群眷村二代從照著父輩的姿態(tài)演戲,到現(xiàn)在帶著自己的孩子跟從劇組巡演,在一個個小家庭中能夠看見眷村精力的賡續(xù)。

《寶島一村》劇照
460場的表演體量:一次次集聚、一次次動身
2020年,在上劇場建立五周年之際,賴聲川和丁乃竺決議,由上劇團的藝人們傳承出演專屬版《寶島一村》,將這個故事延續(xù)下去。
五年曩昔,《寶島一村》專屬版已表演百余場,更是在2023年起參加了原始版別的表演,年青藝人們得以和劇場長輩同臺飆戲。這不僅是一次舞臺上的溝通,也讓間隔這個故事略悠遠的他們,有時機和實在的眷村子弟對話、深化了解那些實在的故事。

《寶島一村》專屬版劇照
本年,雙版別的《寶島一村》巡演之旅再次啟航。表演17年的經(jīng)典版別將在8月22日-8月23日的北京站迎來它的第350場表演,王偉忠也將特別出演,演繹“說書人”,娓娓道來這個故事;而專屬版現(xiàn)在也表演了116場,雙版別加起來超越460場的表演體量,對一個近三十人的劇組來說是非常不易的,咱們由于《寶島一村》一次次集聚、一次次動身。
同一個故事,兩個不同的版別來敘述,賴聲川作為創(chuàng)作者也表明了感動,他共享道:“我覺得實在、誠實便是藝術最重要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在《寶島一村》里邊是足足有余,所以它的燃料很好,所以能夠走這么久。咱們挑選將《寶島一村》的故事持續(xù)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