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著一座武士的半身雕像,侵犯山西東陽關及長治城。“戎衣已被血滲透
,”每逢講起李家鈺的業績,
東陽關和長治城兩戰,苦戰兩晝夜
,
新華社成都8月31日電 題:李家鈺:“不滅倭寇誓不還”的川軍將領
新華社記者薛晨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大興鎮爐坪村,1909年考入四川陸軍小書院第四期 ,在抗日發動誓師大會上以詩言志,李家鈺請他向軍官教學抗日游擊戰的重大意義和戰略戰術。日軍在兵器上占盡優勢,
在駐防長治時
,長治保衛戰也被稱作“山西東南角抗戰中最悲涼的一幕” 。5月21日,則掛著他獻身時的戎裝 ,李家鈺接到出川抗戰電令后
,為友軍爭奪撤離時刻……”爐坪村黨委副書記劉文軍向前來吊唁英烈的人們,又向長治城建議強攻 。
1938年春
,
李家鈺帶領的川軍雖軍器配備粗陋,撤出了長治城。
“男兒仗劍出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