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婚姻、先婚后愛,男主從開端的 “嗤之以鼻” 到 “無法自拔” ,女主從“被逼承受”到“獨立自主”,再疊加狠毒女配的從中作梗、商業對手的詭譎詭計,了解的元素、共同的配方,在國內重視看來早已過期的套路,現在卻在歐美日韓的部分受眾中大行其道。
盡管屢被詬病體裁單一、內容同質,但無可爭議的是,短劇出海這一賽道,仍然大有可為。Sensor Tower 的數據顯現,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劇運用內收入到達約 7 億美元,比 2024 年第一季度增加近 4 倍,全球下載量超越3.7億次,同比增加6.2倍。其間,ReelShort 和 DramaBox 等先行者繼續引領商場,而 2024 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波新式玩家——包含 DramaWave、NetShort 和 FlickReels——閱歷了快速增加。
但是這一賽道還遠未觸及天花板。ShortMax聯合創始人兼COO何澤曦告知霞光社:“對標國內商場,短劇浸透率現已高達60%;全球來看,浸透率僅在5%~10%之間,從用戶規劃浸透率來講,還有很高的增加空間。”《2024 年我國微短劇工業研討陳述》顯現,2024 年我國微短劇商場規劃已到達 505 億元,不少短劇從業者以為,海外商場規劃終將幾倍于國內規劃,未來遠景巨大。
但在顯赫的數據背面,短劇出海的問題卻也日益露出:體裁的同質化導致抄襲眾多,頭部途徑 ReelShort也深陷“體系性抄襲”爭議之中;內容瓶頸導致用戶增加的瓶頸,昂揚的投流本錢讓簡直一切的途徑都在“花錢買呼喊”;在單一“霸總”體裁內,“內卷”成為常態,不少小途徑現已提早出局。
對此,主攻北美短劇商場的窩劇文明構思總監Saber_Z告知霞光社:“海外短劇商場仍然處于一個十分初期、蓬勃開展的階段,不同途徑正處于群雄逐鹿、拓寬用戶的時期,只要將用戶量綁定在一個途徑中,提高其運用粘性和下載量,才會多一份潛在收益。”
Stardust TV 前海外主編新玥則以為,“出海短劇徹底是一個燒錢的生意,許多公司在進入這塊兒事務時抱著試試看的主意,覺得這個賽道未來有開展空間,因而要先占上;其次,不少途徑也在營建一種虛偽昌盛的假象,并不是依托打造爆款劇來盈余,而是為了要給本錢講一個美麗的故事。”
01. 不是降服,是添補:我國短劇出海的本相
短劇出海的風行,或許會推翻咱們對歐美影視劇的一些既定夢想。
在咱們的固有印象中,歐美的影視工業具有高端工業化水準與技術壁壘、全球化敘事才干與文明輸出才干。咱們耳熟能詳的好萊塢大片、《紙牌屋》《毒梟》《怪奇物語》等奈飛劇集,皆在全球范圍內發酵出難以企及的全球影響力與感召力,成為一代人的光影印記。
因而,在這樣的反差之下,一時之間,“我國短劇降服歐美”這樣的爽文敘事,激發了民族主義心情的狂歡,甚至于《特朗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這部捕風捉影的短劇都可以帶來營銷號的團體高潮。但要看到的是,我國短劇,僅僅是全球內容消費商場上的一個細分賽道;短劇在海外的確有受眾,是由于有些歐美受眾的觀影需求,從未被滿意。
其間撒播最廣的一段真人畫面,實踐出自美國NBC電視臺制造的一檔綜藝節目《周六夜現場》
事實上,咱們所了解的違法、懸疑、暗黑、推理等奈飛系影視劇,并不可以代表一切歐美用戶的審美興趣,而更多代表了中產階層對內容消費的訴求:對別人而言,這類著作帶有必定 “精英門檻”—— 需求具有現代教育體系刻畫的文本解讀才干才干實在看懂、品出滋味;對自身而言,它們又滿意 “淺顯友愛”—— 違法情節的影響感、智力博弈的爽快感,剛好能滿意日常消遣文娛的需求。
但歐美寬廣的下沉商場,在看什么呢?在移動互聯網年代,每個人手中的小屏幕代替了那塊凝集共同的大屏幕,內容消費與審美興趣的個別化顯得尤為重要,即使再喑啞無聲的消費集體,也可以被本錢敏銳捕捉,并定制出獨歸于他們的文明產品。我國短劇,就這樣添補了這片空白。
從某種含義上說,我國短劇出海,就好像精力層面的白牌小產品出海:相同依托完善的工業鏈配套優勢,能以相對較低的本錢完成高效量產;相同依據國內規劃巨大且需求多元的消費人口,推動了產品的細分與立異,沉積下可以滿意全球顧客需求的海量SKU;相同使用大規劃廣告投進,每月投入高額營銷費用,敏捷提高知名度;甚至連用戶畫像的年齡結構也驚人的共同——Temu 在歐洲和美國的千禧一代(1981 年至 1996 年出世的集體)和 X 代代(1965 年至 1980 年之間的一代人)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別遭到美國 L G B T Q+、黑人和亞裔顧客的喜愛;而出海短劇在北美的用戶會集在 25 歲以上,其間 35 歲以上用戶超越 50%,45 歲以上白人女人是主力付費集體,占比 48%。
對此,在北美商場創造并上線了多部短劇著作的導演張子涵告知霞光社,在北美,短劇受眾主要是40-60歲左右的家庭主婦,以及墨西哥裔、拉丁裔女人。“短劇在北美是有必定的影響力,但僅限制在某一個集體之內。像Netflix(奈飛)、Hulu這些美國流媒體途徑的著作,關于這部分人群來說太精品太藝術了,盡管TikTok供給了一些豎屏的日子化的內容,但并沒有契合某些觀眾夢想的劇情。而短劇這種功用性產品,為這部分集體供給了心情價值、以及排日韓少婦中文字幕解日子壓力的途徑,天然成為一個不錯的文明產品。”
Stardust TV 前海外主編新玥則告知霞光社:“短劇在北美還遠遠沒有到達全民共賞的程度,它現在浸透到的僅是北美商場的一小部分用戶,體量還無法與長劇的觀眾相提并論,也不能說現已變成了一個干流途徑。而且北美短劇用戶中,盡管白人的付費體現比較可觀,但華裔、拉丁裔用戶也為數不少。”
交際媒體營銷組織Duke 65的馬利克·奈比 (Malik Naibi) 則表明,短劇在我國的觀眾,其間大多數是藍領工人,他們終究往往會花適當于一張電影票的價格來看完一部劇。而ReelShort將這一概念及一些故事情節帶到了美國的方針受眾:中年女人。
02. 海外短劇,困于霸總套路
針對全球以中年女人為主的內容消費集體,最為風行的短劇體裁即為“蠻橫總裁”。
相較于國內短劇,從霸總虐戀、重生復仇、穿越宮斗,再到女尊女強、職場甜寵、家庭年代,演變出豐厚多元的類型體裁,海外的短劇體裁極為單一匱乏。
一窩蜂地扎堆霸總賽道,天然是短劇途徑為了躲避危險與收益最大化的理性挑選。關于情感匱乏、保存壓抑的這部分女人受眾來說,萬變不離其宗的霸總短劇,可以供給供給無量的精力勸慰。
正如文明研討著作《閱覽浪漫小說》中,對20世紀下半葉美國白人中產家庭婦女癡迷霸總言情小說這一現象的研討:“閱覽浪漫小說以兩種不同的方法補償了女人,經過觸發讀者與一個虛擬的女主人公(她作為女人的身份總是經過一個抱負男人給予的傾慕和情欲重視而得到確證)發生認同感,他便供給了代替性的情感呵護;浪漫小說的第二種補償含義在于它讓女人的精力國際充滿了虛擬游覽的各種細節,答應她在一個更寬廣的社會空間中,與成年人進行設想的攀談。”
美國《連線》雜志中關于我國短劇風行北美的報導下,讀者的談論
而在移動互聯網年代,針對她們的文明產品,也需求跟著前言形狀的改動而搬遷,我國短劇途徑便乘勢出海,用豎屏短劇代替言情小說、肥皂劇,繼續添補其情感需求與自我認可。
但過火單一的體裁類型,必定導致新鮮感的缺失與用戶增加的疲軟。
現在不少途徑在做的,是在霸總賽道內部進行精雕細琢式內卷,比方疊加歐美觀眾耳熟能詳的狼人元素,或許將重生、打臉等套路和霸總相融合,進行類型套娃式試驗。劇情內容的本鄉化是一門功課,比方削減“原生家庭”“重男輕女”這樣顯著東亞敘事的情節元素,但改動太多也有或許損壞這部劇開端的搶手要素。歸根到底,這不是一個鼓舞立異的職業,除非你能證明立異帶來了實踐收入。
而狼人故事在歐美國際的風行,源于上世紀60、70年代如火如荼的歐美性解放運動,這場運動留下的遺產 —— 對個別自主權、多元性向的尊重 —— 深入刻畫了現代歐美社會的性觀念和性別文明。當階層隔閡、傳統觀念與塵俗成見都不再成為愛情的阻止,那么“物種差異”便成為一種新的阻止,人們在跨過壁壘的奮斗中,從頭為“愛情神話”而淚如泉涌。可以說,狼人,便是帶有歐美地域特征的霸總虐戀。
在Stardust TV 前海外主編新玥看來,海外短劇體裁的單一性,也與短劇創造團隊對海外熱點新聞、社會文明的生疏與隔閡密切相關。
比方國內的許多短劇,都是依據殺妻騙保、跨國電詐、天價彩禮、保姆虐老等熱點新聞改編而成,直戳用戶痛點,一提起這些論題,就會發生群情激奮的談論愿望;但由于出海短劇途徑對北美商場并沒有那么了解,無法進行諸如此類的“共時性”體裁創造,也無法明晰判別海外受眾的心情引爆點,只能憑仗想當然的主觀臆斷,創造天然只能限制于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霸總體裁。
ReelShort上的短劇Breaking the ice
新玥舉例說,她以為“種族歧視”問題,是創造打臉逆襲類短劇很好的論題點和心情燃點,但種族問題在北美是無法容易觸碰的創造忌諱。“北美觀眾對這個論題十分靈敏,我有一部劇,里邊的男主是大明星,扮演他經紀人的藝人是一位黑人,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正好這位黑人藝人剛好有檔期。這部劇在上線后就有談論質疑,為什么要找黑人扮演他的經紀人,是由于覺得黑人必定要服務白人嗎?”
窩劇文明構思總監Saber_Z相同以為編劇人才的缺失,是現在出海短劇創造團隊遭受的最大瓶頸。“有一些影視專業的留學生積極參與海外社會活動,和本地人溝通交流,或許有潛力成為咱們想要的編劇;但許多留學生根本都是和我國人一同玩,或許比較宅,英語都沒說過幾句,對本地文明了解很少,海外日子經驗等同于空白,實在能創造出戳中海外觀眾爽點的編劇太少了。”
另一方面,我國短劇脫胎于連綿二十余年的網絡文學,現已開展出玄幻、穿越、架空等多種類型,不少網文著作跟著影視化改編而從小眾興趣變為大眾文明,我國觀眾或多或少承受過這些著作的侵染,可以順滑地進入短劇所建立的國際觀設定之中。
“設定” 一詞源于日本動漫范疇,被引進網絡文學后,其內在得到延伸。它是指依據故事的中心情節與創造目的,構建出適配的布景環境、人物形象及故事細節,從而構成一個自洽的虛擬國際。而讀者在閱覽進程中,會天然接收這些設定,并以此為日韓少婦中文字幕根底去了解和解讀整個故事。
但對海外觀眾而言,“體系”“攻略”“穿越”都是有必定了解門檻的情節設置。創造團隊在拍照這些概念的短劇時,需求先經過襯托向觀眾解說這些設置的意思,但教育商場需求必定的時刻本錢,或許無法很快構成一個安穩老練的劇情類型,對大部分想賺快錢的短劇公司而言,并沒有教育商場、培育觀眾的耐性。
“一些途徑之前也嘗試過魂穿、重生或許《在80年代當后媽》這樣的年代劇,但數據體現不太好,觀眾的了解本錢問題是影響數據體現的一個重要要素。”新玥說。
在新玥看來,出海短劇途徑的卡點付費機制也并不適配北美顧客日常付費習氣。奈飛等長視頻途徑采納訂閱形式,用戶交納月度或許季度費用即可解鎖途徑悉數劇集,而大部分出海短劇的付費形式仍是單集解鎖。“咱們看到許多 App后臺的一些留言,許多觀眾的談論都會說到,覺得看劇進程很煩,為什么老是讓他們付費?”
03.不止女人向:短劇出海盯上全球“心情剛需
但其他故事類型并非沒有拓荒空間。
最近,在歐美日本等多個商場,被稱為“懊悔流”的短劇類型都有不錯的體現。所謂“懊悔流”,便是女主在被愛人或家庭誤解后進入冷凍倉或許身后重生,而她的愛人和家人在無限回憶中懊悔莫及,而斯人已逝、往事已矣;或許女主死而復生,而男主則垂垂老矣。這類短劇以《長逝后三個哥哥為我白了頭》《永生難忘》為代表。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學者薛靜以為,這種類比于“追妻火葬場”的敘事形式,其爽點在于,女人為自己被損傷的情感故事找到了發泄、書寫了結局,經過一種夢想式的自我紓解和自我滿意,女人在愛情聯系中的獻身獲得了報答;關于年長的女人受眾而言,這種敘事許諾了在當下的情感聯系、婚戀聯系中,種種令其不適的遭受,終究會以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給予其報答。而一部分短劇受眾,正是將短劇作為日常日子的“止痛劑”來進行消費的。
除“懊悔流”外,一些針對海外中晚年集體所定制的“銀發體裁”短劇,也取得了不錯的體現。2024 年 7 月上線的杭州掌玩網絡旗下短劇APP FlickReels ,聚集于“中晚年瑪麗蘇甜寵”體裁,可謂出海黑馬——到現在,其下載量已打破 1000 萬,累計收入超越 2 億元,證明了海外銀發集體微弱的短劇內容需求與付費才干。
事實上,在國內,從上一年開端,短劇制造者現已轉向了晚年觀眾:依據2024年艾瑞咨詢關于我國超短劇職業的陳述,現在37.3%的超短劇觀眾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QuestMobile的數據相同顯現,2024年3月,頭部短視頻運用上近40%的用戶年齡在45歲以上,其間近一半的用戶每月消費在1000元至1999元之間。
關于銀發體裁短劇,現在各家途徑干流的做法是,把國內數據體現比較好的銀發體裁短劇做一下本鄉化處理,然后再去海外找當地藝人拍照,代表作比方《怦然心動50歲》《閃爍的婆婆》;還有一些劇組為了節約本錢,也會將外國藝人接到國內,在國內老練的影視基地進行拍照。
另一短劇出海的要害商場日本,中晚年集體也頗具潛力。眾所周知,日本社會老齡化嚴峻,一方面面臨“老后破產”的經濟壓力,本該安享晚年的晚年人也被逼重回職場;另一方面,具有適當消費才干的專職家庭主婦也為數較多。相應體裁短劇的風行也印證了這一點。依據DataEye 海外短劇熱榜數據,在2025年3 月 3 日-3 月 9 日這一周,日本商場登頂的兩部短劇皆為國產銀發體裁的譯制劇,分別為《男人五十》和《怦然心動五十歲》,投合了日本晚年人在職場逆襲翻盤、在情場墜入愛河的實在情感需求。
對此,專心于日本短劇商場的Ekflash JP 導演汪小溪告知霞光社,現在日本短劇商場僅以大小姐體裁的打臉劇為主,各個途徑都是以“擠牙膏”式的做法在做日本商場,在日本本鄉的克己實拍劇太少,徹底不成氣候,更談不上什么競賽。“從開展潛力上看,日本人有十分好的付費習氣,也簡直沒有影視劇盜版現象,但在日本有必要鍥而不舍地長線運營,按部就班地培育當地觀眾的觀劇習氣。”汪小溪說。
而除了女頻體裁短劇外,海外男頻體裁短劇也處于探究階段。
對此,新玥向霞光社共享說,現在北美男性觀眾的占比在昂首,北美男頻爽劇和我國的贅婿、歪嘴戰神短劇的中心底層邏輯是相同的,但北美短劇會套上越獄等當地人更承受的敘事外殼,進行本鄉化處理。
而正在企圖拓荒多元化體裁的短劇出海之路,究竟能走多遠呢?硅谷暢銷書《上癮》里談到,在當今這個年代,產品銷售比拼的是怎么占有顧客的心智,產品自身便是最好的營銷。而撩動了用戶情感的產品,就占有了用戶的心智,產品不只是滿意功用,還要反映人道。產品成為科技與人文融合的產品,所以好的產品必定建依據深入的藝術檔次與心理學原理。 當產品進入了用戶的習氣區間,產品就獲得了繼續的生命力。
在心情消費成為剛需的今日,我國短劇,正企圖成為撩動全國際用戶情感的全球性產品。霞光社也將繼續重視短劇出海的最新動態。
本文來自微信大眾號 “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李小天,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