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上海廣東路股市沙龍,股市熱潮下的眾生相
我國基金報記者 孫越
夏天的梧桐樹蔭下,蟬鳴煩躁,熱浪翻涌。上海廣東路上股民自發構成的“股市沙龍”,彌漫著比暑氣更熾熱的氣味。“都賺到錢了嗎?”“現在看好哪只股?”“3700點往上怎樣走?”老股民們三五成群,熱切討論著大盤走勢、個股體現以及各種出資戰略。
上海廣東路的股市沙龍已有30多年前史,上一年10月,由于“愛在深秋”“上海灘發哥”等網紅的直播,更是火出了圈。現在,時隔近一年,大盤已打破其時的高點,來到3700點鄰近。記者實探發現,在行情熾熱的帶動下,這個周末,街頭股民沙龍人頭攢動,熱烈非凡。
在記者去的時間段里,“愛在深秋”爺叔人雖不在,但仍是論題中心。此前,他高調引薦券商股,不少老股民跟風乃至追高買入了。有老股民直言,“等了10個月,總算解套掙錢了”。此外,還有重倉創新藥的“民間高手”言傳身教,共享出資訣竅。
“等了10個月,總算大賺了!”
“這一輪行情,都賺到錢了嗎?”這是股民溝通中最關懷的論題,持有券商股的老股民們共享欲十足。
60多歲的股民老張(化名),大方地把持倉打開給記者看,近百萬元資金處于滿倉狀況——持倉上,全倉券商股,總共持有8只券商股。“這只收益在50%以上,這只本錢現已做到負數了。”他從上一年就開端布局券商股,最多的時分持股超越10萬股。“大盤越是低的時分,時機越是多,不要怕,有必要敢下手。”
老張是最早一批參加股市買賣的股民,他的戰略明晰而老道:“漲一點,拋一點。”眼下,他泄漏自己現已“邊打邊出”,差不多走了1/3倉位。“漲的高出來了一部分,回調了還會再買進去。”他說。
一位相同重倉券商股的50多歲的戴帽子阿姨,熱心彌漫地說,自己上星期只用了三天,就把本年的收益率從負的拉到正的了。
“我這真不是兇猛,是命運好。”她坦白道,“上一年十月,聽一個老股民(爺叔)引薦,我就買進了券商股。買進今后就一向在那里等,中心不斷補倉,整整拿了10個月不漲!”這綿長的等候,簡直消磨掉她一切耐性。可是,起色也來得迅猛:“上個禮拜一漲,就給我漲了十幾萬塊回來!”她振奮地說。
記者采訪了多位老股民,遍及反應本年收益不錯,“賺到了”,有的收益率到達7%、15%,高一些的到達40%。還有“民間高手”自稱收益率到達100%以上,主要是重倉創新藥并曬了收益。
盡管行情熾熱,可是有些股民卻體感“溫差很大”,尤其是持有“冷門股”的股民,焦灼的等候仍在持續。最令人唏噓亞洲倫理在線播放av的是一位82歲高齡的老股民。他簡直成了股民之間的一個“傳說”——由于他整整十年,重倉持有且只持有一只股票,本錢大約在6元,現在股價卻徜徉在2元左右。
“他節衣縮食,褲衩都是打了補丁的,把每個月的退休金儲蓄,都一點點補倉在這只股票上面,整整十年,股票就沒怎樣漲過。”一位熟識他的老股友低聲向記者描繪,“虧得不得了,但他便是有股子倔勁兒,很有決心,今日我還在公園碰到他了,他說不要急,總是能輪得到的。”
不追高,“低位的股票有沒有?”
在這個街頭的股市沙龍,人群自然地聚成幾個小圈子。每個小圈子的中心,都有一位心情昂揚的“主講人”,“唾沫橫飛”地剖析著行情,周圍擠滿了附耳傾聽的股友。
在其中一個小圈子里,主講的中年男子掏出手機展示了幾只股票,屏幕上赫然是一條峻峭上揚、簡直呈筆直狀的K線。“看看!看清楚!就這個,三個月前什么價?現在什么價?”他的口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傲,“漲了兩三倍!這才是真龍!”他手指一劃,又拉出另一只股票的K線:“還有這個,CPO龍頭!量價齊升,回調便是時機!”
可是,圍在外圈的一些大爺大媽們,臉上的表情卻并非全然的服氣和振奮。一位大媽不由得打斷:“教師,你說的這些都漲太高了!低位的股票有沒有?”周圍馬上有人贊同“是啊是啊,追高太危險了”“找個安全的,方位低的”。
有老股民站在外圈小聲叮嚀身邊的人:“這種漲得猛的,不要頭腦發熱去追。真想買,也得等它回調下來再看。”“科技股這個東西,你懂里邊的門路伐?要是不太懂,最好別容易碰。”
一位被科技股深套的阿姨告知記者,2018年追高至今還沒有解套。她說最大的經驗便是追高大漲后,沒能及時收手。“真的不能太貪,哪怕賺得少,今日買了,明日賺了跑掉了,你只需賺都是對的。”
老股民眼中,這個牛市“有啥不同”
上海廣東路“馬路股市沙龍”,是坐落上海市黃浦區廣東路與西藏中路交匯處的民間股民自發聚集地,已有30余年前史。關于許多閱歷了數輪牛熊轉化的第一代股民來說,這兒不僅是溝通信息的場所,更承載著沉甸甸的回想。
一位精力矍鑠、保養得宜的70歲大爺,指著馬路對面的居民樓說:“我就住這兒對面,20年前我就住這兒了,做股票整整30年了。”他是沙龍的常客,也是前史的見證者。“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上海廣東路股市沙龍了,其實曾經還要愈加熱烈。”他回想道,“曾經牛市的時分,汽水1毛5一瓶,買的人多得不得了,部隊能從這條馬路一向排到那兒拐彎。”
在馬路股市沙龍里,有許多跟他相同,閱歷了幾輪牛熊的老股民,他們怎樣看這一輪股市熱潮?
當被問及“現在3700點感覺高不高”時,老張擺擺手:“不高。本年摸到4000點也有或許。”“現在不要怕,漲得慢亞洲倫理在線播放av好!漲得太快了反而危險。”在老張看來,與以往牛市的狂飆突進比較,這一輪更像是“慢牛”——腳步雖緩,但或許更穩妥。
一位60歲左右已退休的阿姨,多年前就在鄰近的萬國營業部跟著大戶做股票。“曾經牛市的時分,買什么都是賺的,真的閉著眼睛買都行!”她慨嘆道,“現在行情難做多了!股票太多了,5000多只!”海量的挑選,也使得普漲行情變得稀疏,選股難度也大大添加。
這位阿姨還回想起操作方法的巨大變遷:“本來咱們是在營業部大廳里邊,要自己填單子,很慢的。現在多好,在家里就能夠做股票。”她認為這不僅是便當,更帶來了心態上的活躍改變。“沒有環境的污染了。本來在大廳里,那些人會影響你的判別。有時分你想賣了,但看到他人都沒動,會覺得不好意思跑。成果呢?你不跑,就被套牢了!”她深有感觸地說,“現在自己決議,不受攪擾,清凈多了。”
兩融火爆,券商營業部來擺攤!老股民:慎重!
股市熱度升溫,馬路股市沙龍人聲鼎沸,嗅覺敏銳的券商營業部也把“貨攤”支到了這一人流量大的當地。記者看到有券商工作人員手持宣傳單,自動拉住過往的股民扳話。
兩融成為近期商場熱門論題。8月5日,兩融余額到達20002.59億元,初次站上2萬億元大關。8月11日,融資余額到達20122億元,打破2萬億元,熱度堅持至今。
“開戶傭錢請求萬1,最低萬0.8。”“開兩融嗎?現在利率十分低!”一位工作人員熱心地向周圍的大爺大媽介紹,“100萬資金,利率能夠做到3.78%!”“這個優惠是針對初次開戶做活動的,十分合算的。”
相似的場景在沙龍并不罕見。幾家券商的職工都在活躍尋覓潛在客戶,低利率是他們主打的招牌。“現在確實是融資本錢比較低的時分。”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坦言。
面臨券商熱心的“地推”和誘人的低利率,不少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卻顯得反常鎮定,乃至帶著警覺。一位頭發斑白的老爺子壓低聲響對周圍的年青人說:“加杠桿(融資)這個東西,用起來要十分當心!跌下來要虧得很慘的。”
熱烈的上海馬路股市沙龍,實在又生動地展示了股市熱潮下的眾生相。有人重倉熱門股,收成“守得云開”的高興,也有人據守冷門股十年,感觸仍在等候的落寞;有信任“慢牛”的等待,也有對“股票太多難選”的感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段閱歷都是這兒經久不衰的談資。
在這個充溢喧囂、悲喜交錯的街頭,現在也逐漸有一些年青的身影呈現,而老股民們總不忘提示一句:股市的上漲,歷來都伴隨著危險。熱烈之中,這份歷經牛熊沉積下來的鎮定,或許才是最寶貴的。